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前列腺類是會減少角膜厚度沒錯,但我以前看的資料是,這種效果只會發生在第一次用藥後1年間,之後變薄的速度會變慢或是停止,這很合理,不然像我身邊認識的患者以及我,再使用藥水多年後,角膜厚度都還是維持在520以上,以個人而言,前列腺類也已經用藥10幾年以上了,最近的量測還是550左右,所以這方面不用擔心。

Hylo這個德國牌子我不是很瞭解,只有聽人講過,似乎非常推崇,有乾眼問題是可以試一試。

1991年那份確實很久了,我以前也想找有沒有類似的,但找到的都是短期效果,沒有長期降低基礎眼壓的研究,雖然如此,但以個人及身邊朋友的經驗,基礎眼壓是會降低,但並不是沒個人都會發生,這中間可能牽涉到運動強度不夠、沒有定期或長期,或是個人體質等因素,即使如此,但還是對於增加視網膜的血液循環、腦中神經滋養因子的產生都很有幫助。
我用了前列素滴眼液来控制眼压,因为它只需要每天滴一次。但是我了解到它会导致虹膜色素沉着。然后我了解到色素性青光眼(PG)为中周部虹膜后凹并与晶状体悬韧带接触、摩擦导致虹膜后表面色素颗粒脱失,沉积在小梁网,房水外流受阻后所导致的一类青光眼。我担心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原来只是一个高眼压的我反而因为前列素导致虹膜色素沉积,进而沉积在小梁网,发展为色素青光眼,那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沒有喔,色素性青光眼主要是因為有摩擦才這樣,正常的青光眼不會有摩擦現象,所以不會發展成色素性青光眼,文獻研究中也找不到因為點了前列腺類藥水,而引發色素性青光眼的案例
谢谢你的回答!我也没有搜到相关的文献,我就是担心由于此导致色素青光眼,连运动都不能了。另外我在用的他氟(tafluprost)滴眼液其副作用里会导致2%的白内障,但是我在google搜相关的文献报道却没有提及。我知道白内障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做过白内障手术的人往往不怎么能用前列素,否则会导致一系列眼底疾病。您觉得4中前列素,他氟(tafluprost),拉坦( latanoprost),曲伏(travoprost),贝美(Bimatoprost)对于一个高眼压患者(而且暂时没有眼压计)来说,平衡安全性和降压效果后,最好的选择是那种前列素呢?我最近看了论文 OHTS: 20 Years of Follow-up Data on POAG OHTS.png 即使是低风险组,在20年后(那时候我才40多岁 )患POAG的风险也很大,高风险组更不用说了!而且我本身有600,700度近视更会提高风险,我本身的性格又比较悲观。所以希望版大根据自己的用药给我推荐一种前列素(因为这是唯一可以在夜间降眼压的药物)。
不好意思,漏掉了這篇,現在才回覆。
基本上不用擔心白內障的問題,對比青光眼,白內障真的不算什麼,即使沒有青光眼,中老年人也是很容易有白內障的。
他氟(tafluprost),拉坦( latanoprost),曲伏(travoprost),贝美(Bimatoprost)都很好,但通常會先用拉坦和曲伏,因為貝美相對藥效比較強,會留到最後備用,而他氟有一半的人使用後效果較不好,另一半的人效果不錯,所以他氟使用後如果效果不好,就趕快換拉坦或曲伏
回復 25# glaucoma2014


            版主你好,最近我又发现了一种降低眼压的辅助疗法,深呼吸和正念冥想(mindless meditation)。
在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1]中,90 名 POAG 患者(180 只眼;年龄超过 45 岁)被分配到等候名单对照组或正念冥想组,每天练习 21 天。我们测量了眼压(主要终点)、生活质量(QOL)、与压力相关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皮质醇、β-内啡肽、IL6、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活性氧 (ROS)、总抗氧化能力(TAC)]和全基因组表达。
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冥想者的眼压显着降低(OD:18.8 至 12.7,OS 19.0 至 13.1 毫米汞柱),这与压力生物标志物水平显着降低相关,包括皮质醇(497.3 至 392.3 ng/mL)、IL6(2.8 至 1.5 ng) /mL)、TNF-α(57.1 至 45.4 pg/mL)、ROS(1625 至 987 RLU/min/104 中性粒细胞)和升高的 β-内啡肽(38.4 至 52.7 pg/mL)、BDNF(56.1 至 83.9 ng/ mL)和 TAC(5.9 至 9.3)(所有P <0.001)。这些变化与基因表达谱密切相关。冥想者的 QOL 有所改善(P <0.05)。
其中的眼压是Goldmann压平眼压计用于测量所有患者在下午2:00、餐后和最后一次冥想后5小时的眼压。这种眼压测量的时间安排是为了控制由冥想状态本身引起的眼压可能的瞬时变化。
方法是治疗组MBSR/MM(以非判断的方式关注当前时刻,意识到呼吸)在认证冥想教师的监督下,在每天的小组会议上练习21天,从上午8:00开始,持续60分钟。在第1天(D-1),治疗组的患者被介绍到冥想技巧,然后是慢呼吸和深呼吸练习的实践指导。从第2天到第21天,他们练习呼吸练习放松(15分钟),然后进行45分钟的冥想。
       
        两年后该研究小组又研究了正念冥想对眼压和小梁网基因表达的影响[2]。30名患者(第1组)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接受了为期3周的45分钟的日常治疗,而第2组仅继续接受药物治疗。主要结果是3周后的眼压(DIOP)变化。次要结果是成功概率、眼压降低百分比、对眼压日变化的影响、生活质量(QoL)的变化以及TM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
        3周时,第1组眼压显著下降(20.16±3.3至15.05±2.4mm Hg;P=0.001),与第2组相比(21.2±5.6至20.0±5.8毫米汞柱;第1组的IOP变化显著高于第2组(5.0±1.80 vs.0.20±3.03毫米汞柱;P[.001)。基因表达分析显示,与第2组相比,第1组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1和NOS3)和神经保护基因显著上调,促炎基因下调(P=.001)。
        我们知道,一氧化氮用来放松小梁网的作用已经被眼药水VYZULTA™应用该实验的眼压是在下午4点均匀地进行测量,以避免冥想状态对眼压的任何瞬时影响。分配到第1组的患者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还接受了MM治疗。他们于21天内每天上午10点至11点在作者中心的综合健康诊所接受治疗
        具体方法是在认证瑜伽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了45分钟的MM(mindless meditation)训练,MM只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进入和进入身体的自然放松气流来观察呼吸。在此之前,患者坐在椅子上,背部和脊柱笔直直立。留心就是当下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判断性的意识状态,提高了人的耐心、同情心和善良。重点在于分别在吸气和呼气时注意胸部和腹部的升降,以及在吸入冷空气和呼出暖空气时观察鼻孔的感觉。呼吸应长而深,呼气比吸入时间长,吸入和呼气后有停顿。很容易被思想分散注意力,但思想不会受到抵制,相反,注意力会重新聚焦,再次吸引到呼吸上。

另外一组研究人员也同样研究了腹式呼吸(深呼吸)对眼压的影响[3],从9:00到10:0进行30分钟的深呼吸,一个月内,相比单纯药物治疗组眼压降幅从10.6%提升至17.9%;6个月内从19.4%提升到28.6%
另外在你的青友社-記事本中有一个人在2020-10-19写道深呼吸有助眼壓緩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上周無意間有個重大發現,就是在量眼壓後,只要閉著眼睛專注呼吸緩慢深呼吸幾次,大約十次左右即可,眼壓即有非常明顯的降幅 (比爬樓梯還明顯),程度從2-4都有甚至有幾次到達5,我第一次量到眼壓10就是在深呼吸之後,這個發現對我還蠻有用的,我現在工作期間其實一有機會就會專注呼吸,盡可能地放鬆把心思放在呼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自己也是才尝试天的深呼吸和深度冥想,还未去医院测眼压,不知道效果如何(只是感觉无名指触碰眼球比前几天软了很多)。私以为冥想时练习深呼吸15分钟应该是导致那些那些化学物质成分改变的重大原因,因为深呼吸可以提升到3倍以上氧气摄入量,而且将深部的二氧化碳排出,但是同样保持30分钟以外的专注的冥想也很重要,因为平静会影响内啡肽的浓度,总之我也是这两天才尝试,版主有眼压计的话可以在21天内确定此法是否有用,以及是深呼吸还是冥想更有用。(私心:记得21天后告诉我哦)
        忘记说了,这些研究论文除了表明深呼吸和冥想对降低眼压大有裨益以外,对缓解焦虑更有明显的帮助,且已经被除眼科以外的多个领域证实,版主,如感兴趣,可以看一下这3篇引用文献。  最后祝愿版主能够一直降眼压控制到目标眼压以下,光明永驻




参考文献
[1] Dada, Tanuj, Deepti Mittal, Kuldeep Mohanty, Muneeb A. Faiq, Muzaffer A. Bhat, Raj K. Yadav, Ramanjit Sihota et al. "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duces intraocular pressure, lowers stress biomarkers and modulates gene expression in glaucom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glaucoma 27, no. 12 (2018): 1061-1067.

[2] Dada, Tanuj, Nithya Bhai, Neha Midha, Jyoti Shakrawal, Manoj Kumar, Priyanka Chaurasia, Shikha Gupta et al. "Effect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trabecular meshwork gene express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23 (2021): 308-321.

[3] Udenia, Hemlata, Sunita Mittal, Ajai Agrawal, Anvita Singh, Anupam Singh, and Sanjeev K. Mittal. "Yogic Pranayama and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Adjunct Therapy for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Glaucoma 30, no. 2 (2021): 115-123.
想請問為何白內障手術後的人不能用前列腺素降眼壓藥水?
想請問為何白內障手術後的人不能用前列腺素降眼壓藥水?
Guest from 61.64.13.x 發表於 2021-8-15 22:22

好像沒聽過不能用,只聽過無晶體的青光眼患者要慎用
版大你好,最近我买了花青素,good health  bilberry 25000mg,每片提供78mg花青素和6mg的叶黄素。我每天吃2片。但是不久以后我又感到头部的右侧有轻微的偏头痛(摁一下右边的脑袋就会疼,不摁就不疼)。我记得在我服用120mg的银杏提取剂一个月后也产生同样的问题。上一月我看了一个中医眼科主任,他给我拍了一个OCTA(一个才发明的基于OCT的对血流参数的检查),说我的眼睛视神经缺血,可能不是高眼压症这么简单的问题,是视野前的青光眼(但也无法确定是否由于高度近视)。但是又不给我开任何中药。后来我又去挂了个著名的青光眼专家的号(当然是西医,而且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的几十个会员之一),给我又拍了一次眼底照,说眼底没有变化(近视更严重的眼杯盘比0.3-0.4,曾经另外一个西医说是0.3),说我只是单纯的高眼压症,而且视神经缺血是因为高度近视导致眼轴(27mm)拉长导致的缺血。想到那个中医的话,我又有点担心了,又开始吃银杏和花青素了(但似乎让我有点轻微偏头痛),我是否应该相信这个中医主任,还是这个西医著名专家?此外这些补充剂的副作用该怎么看待,希望版主大大不吝赐教。
研究顯示,青光眼患者視網膜的血流普遍普遍比正常人慢,但應該不會到缺血的地步,octa算是在oct儀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我很驚訝中醫會有這種新的設備,但這項檢驗目前似乎還沒有列入青光眼的正規檢查項目,對於檢驗青光眼的效果還有待確認。
通常眼壓高就會依照青光眼來治療,不會再看視網膜血流的狀況,因為幫助不大,治療還是一樣點降壓眼藥,所以我是比較認為不用理會中醫的說法。
銀杏和花青素有利於青光眼是確定的,這在各文獻裡都可以看到,只是少部分人會有一些副作用(只有銀杏,我從沒聽過有人花青素會有副作用),銀杏可以減量看看,有些人這樣就好很多,如果還是就再減量,如果減到很低還是如此,那可能就是體質不適合,只能停止服用
谢谢版大的回复!是的,这个OCTA检查才有6年的历史,那个中医说的视神经缺血就是血流参数低的意思,但是我查了文献,高度近视也会导致血流参数低,因为眼轴拉长,视网膜变薄。很奇怪为什么我去找所有的西医看完眼底,就可以一下子排除青,但是这个中医却这么说。另外银杏的确可以显著改变OCTA的血流参数,见今年2021年的这篇前瞻性论文(Ginkgo Biloba affects microvascular morphology: a prospectiv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pilot study)。研究组由健康的 32 名女性和 28 名男性的 60 只眼睛组成,平均年龄为 20.57 ± 1.16 岁。在消费后测量中,周围和上、下、颞象限 RPC 血管密度 (%) 在统计学上显着高于消费前测量值(分别为 p = 0.020、p = 0.021、p = 0.008 和 p = 0.014)。也正是有了OCTA这个技术,才可以定量检测视神经保护剂的作用。刚刚那篇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健康成年人。目前还找不到对于高眼压症,疑似患者,以及青光眼患者服用银杏后OCTA结果改变。我个人预计效果会更好。因此我还是不愿意放弃银杏来预防青,也许轻微的偏头痛(摁了头部才有感觉,不摁就没有)这种副作用是可以克服的?
冒昧地问一下,不知道版大的眼轴有多长?(如有冒犯,请删除)眼轴长的人筛板更薄,眼压应该控制的更低,目前我高眼压症用了他氟控制在18mmHg,总感觉应该再降低一下,才能把风险降得更低。
谢谢版大的回复!是的,这个OCTA检查才有6年的历史,那个中医说的视神经缺血就是血流参数低的意思,但是我 ...
Guest from 159.226.171.x 發表於 2021-9-4 22:26

因爲西醫並不會把視網膜的血流列爲青光眼確診的指標之一(4項:眼壓、眼底杯盤、OCT、視野),就如你所言,高度近血流也會變慢,所以實際去看器官是否有損傷會比較直接一點(除了眼壓之外的其他3項),就好像我們看到一個人走路很慢,我們就說這人一定是感冒了,所以走路很慢,而不去實際檢查他喉嚨有沒有發炎,有沒有頭痛流鼻水一樣,也許他只是疲勞了,或是心情不好而已。

銀杏對於視望謨血流的影響很早以前就有研究了,只是檢驗程序比較複雜,記憶中好像要用都卜勒(Doppler)血流儀器,還是血管造影之類的,有數篇的文獻,我相信這些儀器會比OCTA精準,因爲你看OCT的精準度就知道,OCTA只是贏在方便快速。

如果服用銀杏,按了才會痛,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儘量不要按就好了。
冒昧地问一下,不知道版大的眼轴有多长?(如有冒犯,请删除)眼轴长的人筛板更薄,眼压应该控制的更低,目 ...
Guest from 159.226.171.x 發表於 2021-9-6 18:27


不會冒犯,但記憶中好像從沒量過,不過也沒關係,因爲我這數10年的眼壓狀態,已經證明了是安全的,因爲視野缺損並沒有繼續進展。同時如果要更低,就必需加藥,這樣也可能把4大藥類用完,將來換藥的選擇性就變少,所以降到醫生經驗中的安全範圍就好,再觀察後續,有需要再加就好。
谢谢您的回复,顺便问一下,那个PEA效果如何?
7/3開始服用,600mg早晚各1顆,這樣大概2個月了,基本上個人認為有降,但降的幅度沒有文獻3.2那麼大,事實上我找到的幾份文獻,降壓程度分別有3.2mmHg、1.58mmHg、0.85mmHg、3.7%,所以也不是每個研究都得出降3.2的效果,我的程度大概比較偏向1.58, 0.85這2份文獻的範圍,另外我想要完整的服用3,4個月之後,再把完整數據貼上來,因為PEA的效果好像和服用時間及劑量有正相關,我想這樣會比較客觀。
600mg早晚一颗是否太多了,我记得文献中是一天累计600mg,期待您的回答。另外发现您以前的帖子用那种楔形枕头。我自己买了一个,但总感觉睡觉容易滑下去。Fiteyes上有人说用了楔形枕头后早起同一个时刻测眼压,原来早上的眼压peak 左眼下降了2.3mmHg,,右眼下降了4.7mmHg,并且这样的效果持续到了白天,让他不用担心白天的眼压。不知您是否还在用楔形枕头?
这是我能找到的睡姿对眼压影响的论文。 1631154621(1).jpg 1631154671(1).jpg
采用第一个图(b)这种睡姿真的能达到第二个图中更低曲线的那个效果吗?我估计这都让夜间的眼压降低了3mmHg.





[1].        Yeon, D. Y., Yoo, C., Lee, T. E., Park, J. H., & Kim, Y. Y. (2014). Effects of head elevation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healthy subjects: raising bed head vs using multiple pillows. Eye, 28(11), 1328-1333.
[2].        Malihi, M., & Sit, A. J. (2012). Effect of head and body position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Ophthalmology, 119(5), 987-991.
[3].        Buys, Y. M., Alasbali, T., Jin, Y. P., Smith, M., Gouws, P., Geffen, N., ... & Trope, G. E. (2010). Effect of sleeping in a head-up position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glaucoma. Ophthalmology, 117(7), 1348-1351.
[4].        Lazzaro, E. C., Mallick, A., Singh, M., Reich, I., Elmann, S., Stefanov, D. G., & Lazzaro, D. R. (2014). The effect of positional changes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during sleep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glaucoma. Journal of glaucoma, 23(5), 282-287.
[5].        Malihi, M., & Sit, A. J. (2012). Effect of head and body position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Ophthalmology, 119(5), 987-991.
600mg早晚一颗是否太多了,我记得文献中是一天累计600mg,期待您的回答。另外发现您以前的帖子用那种楔形枕 ...
Guest from 159.226.171.x 發表於 2021-9-9 10:21


因為義大利的amazon只有賣600mg的,雖然可以切一半,但我看到一篇醫生寫的,是建議每日1.2g或較有效果,最多可以到1.8g,所以就1.2g了,不然600mg沒效也浪費時間。
那個枕頭我也會滑,所以用幾次就不用了。
我的實驗是頭部抬高會減少睡眠期間眼壓沒錯,但非常沒有規律,就是同樣的姿勢,有時候會降,有時又和正常睡一樣,我猜是半夜自己會翻身的關係,但有時候姿勢都沒變是仰睡墊高頭部(我用夜視cam錄影),還是和正常睡一樣,所以我猜姿勢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可能還有其他的生理因素會影響,後來就自然隨意睡了,睡的沉比較重要,因為睡不好也會影響隔天白天的眼壓,至於墊高頭部睡會延續效果至隔天白天,我倒是沒遇過。
厉害了版主,您做实验都这么精细!目前总结下来,应该是有氧运动+深呼吸冥想是管理眼压较有效的辅助方式,当然对身心也有益。您说夜间睡眠不好,也会影响白天的眼压,或许是因为睡眠不好导致身心的焦虑,例如皮质醇的升高,从而导致眼压升高。这让我想到了深呼吸冥想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皮质醇等应急标记物,从而降低眼压。我想到了一个眼科医生谈论起他的一名高眼压患者的职业是律师,平时的眼压都在20左右,但是在法庭上辩论的时候能达到30多。我想这应该能解释论文里提到也不是所有上半身抬高30度的人都能够降低眼压,这可能是因为太高了反而睡眠不好感到焦虑。所有睡眠前做好放松应该是降低眼压的一种好方式。最后,十分感谢您的定量的实验,也很感激您耐心的回答!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